• <menu id="imace"><tt id="imace"></tt></menu>
  • <menu id="imace"><strong id="imace"></strong></menu>

    防控新發突變單基因遺傳病基因篩查技術成重要武器

           2022年9月12日是第18個“中國預防出生缺陷日”,今年的活動主題為“防治出生缺陷,促進生育健康”,我國是人口大國,出生缺陷患兒絕對數量多。據統計,近年來每年出生缺陷病患兒高達20多萬例。

    如何做到早診斷、早發現,防出生缺陷于未然?科技日報記者就此采訪了中國優生優育協會副會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黃荷鳳。

    遺傳和變異都是自然界的普遍現象,是繁衍和進化的基礎,因此人類子代出現新發突變也是一個普遍現象。2017年,《自然》的一篇論文發現,任何子代都存在平均70.3個新發突變基因;子代新發突變與父母年齡成正相關,父親每增加1歲,孩子增加1.51個新發突變基因;母親每增加1歲,孩子增加0.37個新發突變基因。因此,夫婦高齡尤其是高父齡是新發突變的絕對危險因素。

    黃荷鳳介紹,如果新發突變發生在特定的致病或疑似致病基因位點,就可能導致疾病發生。這類基因新發突變,是絕大多數單基因顯性遺傳病的發病原因。

    據估算,新發突變導致的單基因顯性遺傳病的人群發病率約為1/270,是唐氏綜合征的3倍。按照我國一年1000萬新生兒分娩量計算,每年因新發突變導致的單基因顯性遺傳病患兒可能超過3.7萬人。

    黃荷鳳透露:“雖然對于單基因隱性遺傳病,如地中海貧血、遺傳性耳聾、苯丙酮尿癥等攜帶率高的疾病,我國已有了擴展性攜帶者篩查等較為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但由于缺乏相應的技術,我國對新發突變的單基因顯性遺傳病,還沒有形成較為完善的出生缺陷防控體系,防控相對薄弱?!?/p>

    “由于是新發突變,胎兒的父母表型正常、血液檢測基因型也正常,一級預防無能為力。而且這類疾病常常沒有家族遺傳史、多表現為散發突發,有不良孕產史才被發現?!秉S荷鳳認為,針對新發突變的單基因遺傳病的出生缺陷防控,更需要主動出擊,最高效的手段就是產前基因篩查。

    但現有技術條件下,對以新發突變為主的單基因顯性遺傳病的產前篩查較為困難。黃荷鳳解釋,一是單基因遺傳病種類多達8000種,單個疾病發病率不高,究竟需要篩查哪些突變尚不明確。二是缺乏有效的篩查技術手段。血清學篩查不能用于單基因遺傳病檢測,影像學檢查也只能解決一小部分問題。

    黃荷鳳認為,針對新發突變可以導致胎兒結構異常的單基因遺傳病,孕中晚期影像學常能發現?!皩@類新發突變,應該考慮將篩查時間窗口前移,在孕12—16周甚至更早就可以進行無創產前篩查,為產前診斷和臨床決策留出充足時間?!秉S荷鳳說。

    但還有很多新發突變單基因遺傳病在孕期常常沒有明顯的超聲異常指征,現有產前影像學、生物化學產前篩查手段對這類疾病不能準確地檢出,可以在孕早期進行基因篩查?!澳壳?,基因篩查技術是防控新發突變單基因遺傳病的重要武器?!秉S荷鳳說,基因篩查陽性的孕婦要及時行羊水穿刺進行一代測序,一旦確診需要進行遺傳咨詢后再做臨床決策。

    黃荷鳳說,隨著測序技術的進步和價格下降、高度自動化解讀能力完備和遺傳咨詢水平的提高,將來無創全外顯子測序技術也可用于新發突變單基因遺傳病的產前檢測。

    上一篇:2022年09月20日每日養生小知識健康簡報,星期二!健康是一種生活態度!
    下一篇:參與全球衛生治理積極貢獻中國力量(人民健康這十年)

    易網健康養生網,致力于都市養生知識的普及,推進養生理念的更新。易網養生網提供專業、完善的養生信息服務,涵蓋中醫養生、食療養生、養生保健、心理養生、養生小常識、女人養生、房事養生、經絡養生,愛眼護眼、養生小知識和順時養生等。作為養生第一門戶,秉承傳播科學養生方法和理念將養生貫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讓養生大眾化,全民化,科學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關推薦

    研究新發現:喝紅茶也能降低死亡風險

    281

    一項前瞻性隊列研究發現,喝紅茶可能與較低的死亡風險有關。每天喝兩杯或兩杯以上茶的人患病風險最低。這一發現發表在最新一期的《內科醫學年鑒》上。茶是全球消費量最大的飲料之一。此前研究表明,在喝綠茶最多的人群中,喝茶與較低的死亡風險之間存在關聯。相比之下,在喝紅茶更普遍的人群中,發表的研究結果不一致。在英

    烏魯木齊市23日起分級動態實施社會面防控措施

    1713

    新華社烏魯木齊8月22日電(記者于濤)22日,記者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新冠肺炎疫情和疫情防控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隨著疫情形勢好轉,烏魯木齊市決定自23日8時起,全市分級動態實施社會面防控措施,逐步有序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烏魯木齊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侯詠在22日新聞發布會上介

    為生物醫藥創新發展添動力

    437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加快發展生物醫藥、生物育種、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產業,做大做強生物經濟”。不久前,我國首部生物經濟五年規劃《“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印發。生物經濟是什么?哪些領域值得關注?如何實現更好發展?本版今起推出系列文章,和讀者共同探討?!? 者 【現象

    強化基礎研究創新發展模式推進中醫藥現代化

    1462

    “2021年批準了12個中藥新藥(含9個創新藥)上市,批準34個中藥臨床試驗,是近5年獲批中藥新藥和臨床試驗數量最多的一年?!?月14日,在由中國健康傳媒集團主辦的國家中藥科學監管大會上,國家藥監局副局長趙軍寧透露。中醫藥是中華文明的瑰寶、中藥是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基石。在與病毒短兵相接的這場新冠疫情阻

    依法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1204

    作為我國中醫藥領域的基礎性、綱領性法律,中醫藥法為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法律保障不久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教育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強新時代中醫藥人才工作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實現二級以上公立中醫醫院中醫醫師配置不低于本機構醫師總數的60%,全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設

    抓細抓實各項防控措施盡快控制疫情擴散蔓延

    1190

    新華社北京6月13日電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13日在北京調研疫情防控工作,轉達黨中央、國務院對廣大干部群眾的關心和慰問。她來到疫情暴發點天堂超市酒吧、海倫司酒吧,實地考察流調溯源、風險人員排查管控、重點場所疫情處置情況,到北京市疫情應急處置指揮部,聽取“三公(工)”協同流調排查等

    關于堂食、學生返校北京公布最新疫情防控措施

    1866

    新華社北京6月5日電(記者郭宇靖)記者5日從北京市獲悉,經專家組綜合研判,首都嚴格進京管理聯防聯控協調機制、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研究決定,自6月6日起,除豐臺區全域及昌平區部分區域外,全市其他地區進一步分區分級動態實施社會面防控措施,包括餐飲經營單位開放堂食服務;在高三年級學生提前返校備

    北京動態調整社會面防控措施

    1148

    本報北京5月28日訊(記者韓秉志)28日舉行的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通報,北京已連續6天實現新冠肺炎病例數下降,27日社會面病例實現清零,8個區已穩定實現社會面清零。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和建介紹,經專家組綜合研判,首都嚴格進京管理聯防聯控協調機制、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

     這18種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養生

    這18種病根本不用治

    169

    現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識也強,稍微有一點不舒服,就喜歡去醫院做個檢查, 然后開一些藥。但是,有很多病聽起來很嚇人,其實都是不用治療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錢!飯后燒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養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襲來,不少人感覺身體干燥。那么怎么對付秋燥?12樣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凈,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腎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國人夸其“植物偉哥”
    日常養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國人夸其“植物偉哥”

    274

    秋葵,在我國江西省的萍鄉以及南方地區有種植,是錦葵科秋葵屬植物,脆嫩多汁,滑潤不膩,香味獨特,被譽為人類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調經等功效,主治咽喉腫痛,小便

    長壽到底和什么有關?應該如何去養生?
    日常養生

    長壽到底和什么有關?應該如何去養生?

    130

    平時要養生、不是老了再養生許多人認為養生是老人的事,年輕時無須養生。其實,養生要從娃娃抓起,正如機器要從新時保養。一旦零件有損,養生為時已晚,效果必將大打折扣。沒病多檢

    清理血液垃圾吃它就管用
    日常養生

    清理血液垃圾吃它就管用

    124

    血液是滋養身體的源泉,它流遍全身的組織和器官。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血液中也會出現一些“垃圾”,如果它們不能被及時“清理”,就會造成血液不清潔,變得黏稠,流通不順暢,從而影響健康。這時,不妨通過一些

    '); })();
    我要看香港日韩一级A片
  • <menu id="imace"><tt id="imace"></tt></menu>
  • <menu id="imace"><strong id="imace"></strong></menu>